10月下旬的高原,大部分地區都早早進入了冬季模式,但青海湖、茶卡鹽湖、祁連卓爾山等景區的游人依舊絡繹不絕。
10月22日,來自海口的游客李婷玉在網上曬了一組祁連的美景,照片發出不到一個小時,贏得點贊上百,網友紛紛留言表示秋冬季節的青海別有一番美景。
“本來想這個季節到青海旅游可能冷冷清清的,沒想到青海的旅游產品依舊豐富。”與青海的冬季邂逅,讓海口游客李婷玉有些意外收獲。李婷玉告訴記者,青海的美景一直讓她很向往,這次選擇錯開旅游高峰到青海旅游,更是感受到了青海這個季節的靜謐和人文之美,不僅景區游客人少、機票便宜,慢游青海也讓她對青海的文化與美景有了更深的了解。
在青海湖仙女灣、二郎劍等景區,自駕游客數量也在增加。記者從青海湖旅游集團有限公司了解到,截至9月中旬,青海湖景區累計接待游客339.9萬人次、同比增長134.3%。二郎劍景區、仙女灣景區接待游客以及環湖周邊旅游人數與往年相比,均有大幅增長。預計今年10月至11月,游客數量還將增長二至三成。
不僅是青海湖,在祁連大冬樹山,一群來自南方的游客盡情地在雪地里嬉鬧拍照。在同仁縣,來自廣州的旅行團近距離感受著熱貢文化。在海東市平安區“袁家村·河湟印象”核心區內更是游人如織,古跡建筑盡顯河湟文化,特色小吃和精彩的“花兒”、秦腔演出更是吸引著大批游客走出家門……與持續下降的氣溫相比,青海的旅游依然生機勃勃。
青海旅游
由一季向四季延伸
“冬春游青海,別有一番感受,不僅能讓游客靜品文化,慢游山水,還錯開了旅游高峰。”省旅游發展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往往青海旅游夏季火爆、冬季冷淡,為此青海省旅游部門在發展夏季旅游的同時,著力打造秋冬季旅游,如今青海省旅游旺季不斷延伸,秋冬季旅游日益擴大。
今年,青海省各市州推出的旅游新產品、新線路以及民俗游、自駕游、鄉村游、冰雪游、休閑游、攝影游等將全面展示各地旅游資源,讓青海的冬季旅游持續升溫。
為了讓游客能夠在冬季慢游青海,青海省各大景區均推出淡季優惠票價,各景點也都下調了住宿價格。青海省還將陸續推出攝影采風美景之旅、鄉村旅游美食之旅、自駕暢游美景之旅、歡樂冬日冰雪之旅、民俗風情體驗之旅、戶外健身挑戰之旅、新春嘉年華節慶之旅等十一大類百余項活動。
逐漸增多的省內外游客讓往年青海人眼中半年忙、半年閑的旅游淡旺季分界變得模糊,冬日里持續增長的客流量也帶動著青海住宿、餐飲等產業的發展。在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鷂子溝景區開農家樂的趙民輝深有體會,往年過了十一長假,大通互助等地的農家樂就進入了淡季,今年趙民輝家農家樂的訂單依然不斷,尤其周末還要提前預約。
前三季度
青海省旅游收入突破400億元
夏秋季節,青海省許多人氣景區成為網紅打卡地。進入秋冬季,豐富多彩的活動,成為讓游客到青海旅游的理由。根據旅游部門最新統計,今年1至9月,青海旅游總人數為3757.74萬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20.0%,其中國內旅游總人數為3751.36萬人次,增長20.1%。旅游總收入為421.70億元,突破400億元大關。
進入秋冬季,源源不斷進入青海的游客,讓青海省旅游部門和旅游企業的負責人也有了新的思考,如何讓青海冬季旅游資源轉化為“熱經濟”?
對此,研究多年旅游發展的青海大學教師陳輝分析,破解青海省冬季旅游難題需要在特色旅游產品和旅游人群中尋找突破口。他認為,要實現青海旅游四季均衡,要從青海省旅游產品整體設計,讓游客在不同季節有不同體驗,分時性、分群體促進景區營收。
青海省旅游發展委員會相關負責人介紹,雖然青海冬季旅游資源豐富,但氣候等因素依舊制約著青海旅游產業鏈的延長。目前,青海省通過西北地區旅游合作、資源整合與營銷宣傳、配套制定相關優惠政策等措施,助推冬季旅游產業發展。青海省各大景區景點還通過不斷豐富旅游產品,形成吃住行一體的功能景區,滿足游客的不同需求。
重慶將設溫泉旅游日 做響“世界溫泉之都”(2019-10-26)
在那個說走就走的年紀,沒有網絡依舊暴走的桂林(2019-10-26)
上海迪士尼“雙十一”預售66.66萬元套餐,有人買單嗎?(2019-10-26)
太空旅游第一股最快周一問世!維珍銀河將“借殼”登陸紐交所(2019-10-26)
先“賣子”后跨界 三特索道忙自救(2019-08-30)
2022年5A級國有景區將全面實行門票預約制度(2019-08-30)
中國旅游團在日本遭地接“甩團”(2019-08-30)
發表評論
提示:請先登錄再進行評論,立即登錄